年少時讀顧城那句“你看我時很遠,看云時很近”,只覺得云霧繚繞般難以捉摸,如今中秋又至,望著天邊將圓未圓的月,忽然懂得,這世間最遙遠的并非山水迢遞,而是心與心之間忽明忽暗的星河。
古時車馬慢,一紙家書要穿越烽火連天,跨過荒煙蔓草,才能抵達盼了又盼的窗前,杜甫那句“家書抵萬金”,藏著多少望眼欲穿的重量,而今高鐵如龍,航班似織,千里江陵一日還已成尋常,可中秋月下那份奔赴的執念,卻與千百年前一般無二。
火車站里總有攥著月餅禮盒的游子,行李箱滾輪聲響徹候車大廳,像是歸心的鼓點;高速公路上,私家車載著沉甸甸的思念奔向同一個方向,這些流動的風景里,我看到的不是地理的遙遠,而是心與心之間永不偏移的磁極。最讓人動容的,是留守在故鄉的期盼,老人早早備好桂花蜜、核桃仁,陽臺上晾著新做的藕夾,冰箱里冰著孫子最愛的芝麻糖,在此刻,物理距離失了效力,那些牽掛穿透時空,將溫熱的手搭在異鄉人的肩頭。
今宵月最明處,該是千家萬戶的餐桌。團圓飯的蒸汽氤氳了玻璃窗,燉肉與蒸蟹的鮮香在空氣中交織。母親總記得每個人最愛的那道菜——油亮亮的紅燒肘子,兒女念了半年的桂花糯米藕,還有那碗凝聚了全家期待的團圓羹,筷子在空中交錯,笑聲撞碎在碗沿,每個人腮幫都鼓得滿滿,不是真的餓,是要把這份熟悉的味道刻進記憶最深處。老人笑著抹眼角,說“多吃點”這三個字,比任何珍饈都更能填滿心的縫隙。
月餅切作蓮花狀,一瓣瓣分給圍坐的親人,咬開酥皮時,甜香的蛋黃流心像極了月華傾瀉,原來相思是有形狀的,有溫度的,有味道的。有人說旅途太長,有人說假期太短,但若將心貼緊月光,便能聽見跨越山海的回聲,所有的遠,都是為了更好的近;所有的離別,都是為了更暖的相聚。當皎潔月輪升到中天,我們會發現,愛從未被距離稀釋,就像月光永遠清輝盈尺。
且舉杯邀此皓月,敬世間所有跨越千山萬水的團圓。心上無塵,天涯即咫尺;心中有念,咫尺即天涯。
(資源管理分公司)
撰稿:李方艷
單位負責人:于廣華
校對:房金鶴
責任編輯:孫小玲